欢迎光临上海穆然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官网!镍满意!钛放心!
12年优质镍钛合金供应商穆然匠心打造合金!镍满意!钛放心!
全国咨询热线:021-57619991
19821234780
您的位置: 主页 > 合金知识 > 镍基合金知识 >

咨询热线

021-57619991

18Ni350(C-350)马氏体时效钢室温及各种温度下的力学性能

作者:穆然时间:2025-09-23 13:10:23 次浏览

信息摘要:

18Ni350 室温抗拉≥2400MPa,300℃≥2200MPa,含 Ni18% Co8% Mo5%。执行 GB/T 1221。

18Ni350(C-350)马氏体时效钢在航空模具、高强结构件及冲压件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室温及各种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取决于沉淀强化相的分布与基体马氏体的稳定性。本文从技术参数、工艺要点、标准体系、选型误区与争议点等方面梳理,便于对比选型和工艺制定。

工艺要点与标准体系:热处理路线以时效为核心,目标是在沉淀相尺寸与分布上实现稳定凝聚,获得室温及低温区的高强度与适度韧性。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采用美规/国规双标准体系:拉伸测试遵循 ASTM E8/E8M 与 GB/T 228.1-2010 的方法与判定;硬度测试按相应的对照标准执行,确保跨体系结果可比。热处理过程还需符合 AMS 2750F 对温度均匀性、温控记录与追溯性的要求,整个工艺链条在批次编号、炉温曲线和时间控件上要可追踪。结合市场需求,工艺人员可在保证沉淀强化效果的前提下,按件号灵活选择 aging 温度与时间,以匹配加工精度与成型能力。

材料选型误区(3个常见错误):一是仅以 Ni 含量高低评估材料优劣,忽略沉淀强化相的分布、基体组织与疲劳性能的耦合效应;二是把“高强度”等同于全过程性能优越,忽视冲击韧性、加工性和成形难度的综合影响;三是照搬单一热处理参数而不结合件的几何尺寸、应力集中、载荷谱及温度循环规律进行工艺匹配,易造成实际寿命与分析预测之间的偏差。

技术争议点:沉淀强化相在重复温度循环中的稳定性存在分歧。一派认为稳定的沉淀相能提升疲劳寿命与尺寸保持,另一派指出高温循环中的析出粗化会降低韧性与抗断裂能力。实际应用中,应通过件号、热处理曲线、载荷谱与疲劳试验的综合评估来解决该争议,避免单一指标驱动设计。

市场信息与数据源:价格层面混合数据源有助于成本与工艺评估。LME 镍价波动区间较大,对合金成本有直接影响;上海有色网提供的国内行情则对进口镍价的折溢价与时效性有参考作用。结合 LME 与国内行情、汇率及运输成本,制定材料选型与工艺路径时能更准确反映真实成本与供货风险。

通过上述要点,18Ni350(C-350)在室温及多温区下的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及标准体系体现出清晰的对比路径,帮助工程团队在设计与生产环节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
18Ni350(C-350)马氏体时效钢室温及各种温度下的力学性能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